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收藏資訊 > 收藏新闻
李舒弟老师---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报告文学
2020-09-08 23:18:00    作者:     浏览3555次    
0

                                                      李舒弟老师---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古泉园丁

题记:忙碌了大半生,也快“奔七”的人,过平静恬淡的日子方觉释然。没有了教学任务但还有社会活动,国内外还得继续两头飞,想静下来画画很难、很难。因为2015年“浙师大陶瓷馆风波”,才广泛接触收藏界的朋友。然而美术创作才是我的“本行”,“收藏”是享受生活填补闲暇时光的嗜好。既然收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自然也就承担了一份责任和使命--无论如何我们的“藏品”或“作品”最终要回馈给人民和社会。
 ---李舒弟与收藏家群微信谈心
                
                                                 李舒弟老师--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场“官司”让他成了中国文化界、教育界、收藏界、司法界、乃至政界的“名人”。
      2015年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李舒弟教授起诉“西风”发表博文污蔑他捐展建立的“浙江大学陶瓷博物馆”陈列的都是”假瓷器”,“地摊货”“污化社会毒害学生”的名誉侵权案件在北京海淀区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著名的律师“钱卫清”代理此案,法院判决“西风”在新闻媒体连续五天道歉并公示执行。
    大家知道,能够捐展上至新石器彩陶以及汉唐以来到明清的陶瓷器将近200件进行系统陈列,这位李舒弟教授肯定是有实力的收藏家。钱卫清律师了解详细情况后毅然决然接手了这个收藏界损人名誉的官司,官司以“东风压倒西风”之势,在文化收藏界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
事件的直接信息很简单,但网上的信息铺天盖地。直到今天谈到李舒弟老师大家都会集中关注这样几个问题:1、在(冀宝斋事件)后尘埃满天,打假甚嚣尘上的时候,李舒弟老师有什么背景和底气打这个官司?2、李舒弟捐展的将近200件瓷器从彩陶到汉代和明清的器物有没有假的?3、收藏界的名人圈并不知道他是大收藏家,他到底收藏了什么“国宝”重器?4、李舒弟是美术系的教授、硕士生导师,有哪些代表画作?他的专业能力在社会影响如何?有哪些突出贡献?
这些问题,大多数人是真的不知道!

长长的导语--李舒弟其人

李舒弟回国后保持低调,闲暇之余的周末大多是在古董市场度过的,十几年下来收藏圈知道他底细的真是不多。他的藏品种类不是单一性的,一次偶然的相识相知被我们请进了微信群。听说我们东方古钱发现网已经建了一个古钱网络博物馆,他十分关注。三个月前他说,我是偶尔发现才收藏一点古钱,时隔不久,李老师展示了一枚商周空首布青铜礼器,一下震动了我们的“馆员群”。“福建漳州军饷”铜钱是古钱中的大珍名品,哪儿知道他展示出来就是三种“金币”。一个月前他知道我们将合作建立民间收藏家古钱博物馆。他才告诉我,他收藏了九十多块宋、夏、辽、金不同历史时期的钞版。我惊愕了-----。宋朝一个“交子”版就让世界认同中国古代金融业领先世界。可是李老师竟然还有夏、辽、金和宋朝之前的钞版。这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政权依靠“政府信用”管控经济,国家金融业发达,经济贸易活跃的历史证据。三个月的微信交流,他和我们成了朋友。他知道东方古钱发现网研究会60多位成员,65岁以上的收藏家20多位,爽快的接受邀请,担任了我们的艺术顾问。
2015年的李舒弟教授因“浙师大陶瓷博物馆”事件“出名”,好像“大器晚成”。其实李舒弟30岁在美术界“出名”,35岁已“成名”。只不过1992年出国留学,在国内出现了24年美术专业的“空窗期”。
1982年李舒弟毕业留校当教师,多幅作品参加河南省三次省级展览均获奖,30岁其美术作品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85年开封市人民英雄纪念碑招标设计,竞争对手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刘开渠)先生的设计工作室。李舒弟的方案设计竞标成功,纪念碑底座上镌刻设计者“李舒弟”的名字。同年合作设计城市少年宫大型浮雕的设计方案被采用。1990年他担任(中国北京首届亚州运动会)河南展示会馆的主题设计师。那些年除了教学他在河南社会创作活动繁多,留下诸多城市环境雕塑和壁画难以尽数。
198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分会推荐、河南省政府决定选用李舒弟作品《舞. 乐》两幅画作,并委托他监制两幅“唐三彩”壁画,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要说34岁年龄其画作能够进入人民大会堂,应该是他青年时代艺术发展到“冠绝当代同行”的浓重一笔。
1992年他毅然放下美好前程和大学教职,远赴陌生的非洲南非共和国做“地毯”和“陶瓷”设计师。2000年他选择再度深造,走进(南非纳塔尔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从九二年至今,二十八年间走非洲、游欧美,学贯中西,让他对生活和艺术的领悟更加深刻。2004年回国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硕士生导师,进入了他收藏文化事业的鼎盛时期。十年里他为学院捐展建立了“非洲博物馆”和“陶瓷艺术馆”,一场官司,也让他成了收藏圈子里的“名人”。
     数月之间连续微信夜谈,觉得李舒弟老师心胸宽厚,虚怀若谷,十分坦诚也很率真。他热情的和群里的泉友交流互动,他总是说“我是来学习的”。我们这一批收藏家中很多著书立说发表文章的老师,都为他的美术创作成就和大量珍罕藏品感到震撼,为他实实在在的收藏鉴定经验而折服。公认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立中国新时期的收藏文明中,李舒弟老师是一个提灯探路的人,总是走在前面。

一、李舒弟三十岁创新教学“出名”,开启了他三十八年艺术创作和收藏之路。

李舒弟老师父母都是美术老师,他的专业基础、家庭条件都比较好。1978年考入河南大学美术专业以后,他学习勤奋刻苦,曾经先后获得一等奖学金。担任班长和系团组织委员,毕业时以河南大学美术设计专业成绩第一名留校任教。
198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河南大学美术系青年教师李舒弟带领学生下工厂进行”草编壁挂”艺术教学初试获得教学成功,在当时国内美术高校还是独创“。这条消息还说:“1983年开始,李舒弟在采风和写生课程中不断使用田间地头及农舍民居等古代旧物做“教学道具”开拓了美术教学的新路子。”这条新闻在全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引发关注,河南大学宣传部把李老师的教学专事采访纳入档案。北京画院及当时中央工艺美院肖慧祥教授听到讯息十分兴奋,立刻到河南大学找到李舒弟了解情况,并带领一些老师学生加入了美术系的下乡采风活动。此后全国高校美术专业老师组织乡下采风、淘换旧物,以致蔚然成风。
他在三十六年国内外教学生涯中,坚持采风中收藏研究古物,滋养了艺术创作。艺术考察和收藏大体有三个阶段。
(一)河南大学十年教学艺术采风。
美术专业有野外采风写生课程和艺术考察课程。这成了他踏访古村民居、浏览名胜古迹、参观各地博物馆的众多机遇。当老师的第一年他带着学生走进河南巩县,密县一带开启了采风寻宝之旅。几年来他们拉着板车走街串巷,用购买的生活用品和老乡们换来很多坛坛罐罐和家具旧物。
他的教学基础类课程有艺术设计和传统图形。结合收来的陶器,他1985年就开设了黑陶烧制课程、唐三彩壁画瓷艺课程,专门到河南鹤壁实验磁州窑系的煤窑烧制课程。所以,他青年时代对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就有很深入了解。他监制的自己的作品“礼、乐”唐三彩瓷砖壁画挂上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就是最好的说明。   
(二)国外读书、教书,20多年游历欧美,走遍世界著名博物馆。
他在非洲读书就开启了民间艺术品的考察,收藏了大量的非洲木雕作品,同时广泛的接触底层特别对黑人社会生活进行写生。2003年起,李老师辗转欧美,世界上主要博物馆,美术馆几乎走遍了,这种经验积累是一般收藏者根本达不到的。他在国外从事陶瓷工厂美术设计和壁毯工厂的美术设计与制作,即使用非洲文化元素,也融入欧美风格,还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成为连锁超市畅销的艺术品。
   (三)2004年到浙江师范大学任教硕士生导师。十年教学带学生九次艺术采风,遍游中国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
2004年回国之后的十二年教学生涯里,他九次组织学生采风活动。一路向西考察大西北,从洛阳到西安,走甘肃跨过黄河壶口,走遍陕甘宁,历经云贵川。一路向北进京,再走进山西大同进内蒙。所有的博物馆和古迹建筑,寺院壁画,洞窟雕塑全看遍了,而且有的重点文化遗址还两次、三的深入了解考证。不间断的走南闯北积累和收集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拍摄大量的高清的博物馆实物照片,建档案写文章分析研究,仅在雅昌博客就发表古代陶瓷器研究见闻及实物拍摄文稿六七百篇。
读千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艺术采风和收藏实践的结合,铸造了一位艺术学者和收藏大家。他在国外多年从事陶瓷工厂、壁毯厂设计与制作收入颇丰,在当年是很殷实的一笔财富,所以才有条件收藏了千件陶器瓷器、金银铜器,非洲木雕,日本浮世绘版画,包括欧洲艺术大师(达利)和(米罗)的作品。
目前李老师返聘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他以广博的知识和轻松活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得到知识的沁潤,开阔了视野。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桃李满园,多数都是专业美术工作者;有的出国留学,担任老师教授,还有的担任美院院长。学生们的评价是“谦和幽默有魅力的老师”;常有学生千里飞来叙旧,沉湎于昔日相处的有趣回忆,畅谈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对生活艺术的感受。
李老师自己时常回忆笑谈儿时的玩伴画友:”当年我是学画孩子头儿,给我们大伙当过模特年龄最小的画友都成了清华美院的专业领导、玩伴之一当了清华美院党委书记。十几个人都成了国内美术界精英翘楚。”
李老师坚持每天一篇的图文日记,记录匆忙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日积月累已达数十年。他写到:收藏辅助了教学品质的高度提升,打开了现实与历史的沟通的桥梁。还有我不曾想到的结果:国内说我“成名”的作品大多是在河南大学期间,35岁之前的艺术成就。出国后直到现在,我思念最多的还是河南开封老城和黄河边上那片生我养我的中州大地。

二、收藏艺术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习近平主席说:要让文物活起来 ,不仅是收藏品交易要活跃;还有文物展览和文化活动广泛传播,教育和影响人民。


----中国高校教育界,同时期和李舒弟一样搞收藏的肯定不多;与他相比国内外采风游历地域广泛,应该没有;谁比他贡献更大我不知道。但是,他捐展藏品为母校建了两个博物馆、把镇馆之宝送进国家一级博物馆的人,还在想合作建馆、再做贡献的能有几个人呢?!
追根溯源。
中国收藏热最早是改革开放以后东南亚,港澳台华人以及欧美古玩商寻宝热催生的。1989年9月,北京古玩城开业。这是筹谋已久的数百名世界各地的古玩商合资组建的,现在仍然是亚洲最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围绕这个古玩城,周边形成了无数的交易窝点。每天夜里,每日凌晨,都有人在街头巷尾进行秘密交易。所以,1992年北京市才开辟了潘家园旧货市场进行集中管理。从这个时候开始,北京引领的国内收藏热才开始兴起,也开始了古玩艺术品外流的歪风。收藏热诱发乡下旧物进城潮,引发了城里下乡淘宝热、挖坟盗墓热,仪器探宝热。三十年的铁路、公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大量的文物流进了国家允许的交易市场,自然也有很多流进了走私的黑洞。
李老师下乡寻旧物,比中国收藏热的兴起初期早了十年,他知道民间的宝物极多,知道这些年地下挖出来的国宝更多,收藏界之乱这是“国祸”。他深知中国民间收藏兴起保护了大量文物,利益团伙打压民间收藏,是导致文物外流的祸根。
中国是历史文物大国,但是,中国的博物馆行业要比欧美落后很多。李舒弟老师2010年捐展了自己在非洲游历获得的收藏艺术品,参与设计建设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博物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艺术博物馆》,其中珍贵的非洲木雕面具就有六十多件。
2012年,他的又一个新闻上了收藏界的头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日本学者,带来了清朝最后一任宣统皇帝、满洲国伪皇帝(溥仪)赠送日本(大仓喜七郎)的龙袍和皇后褂服 ,他细心观察后重金买下。经故宫博物院专家房宏峻亲自考证,确认这是乾隆皇帝的龙袍和道光皇后的褂服。这两件文物2012年被长春“伪满洲国皇宫博物院”收藏,成了镇馆之宝,现在陈列在新落成的长春伪皇宫博物馆内。
2010年之后是中国收藏界鱼龙混杂、利益团伙兴风作浪的高涨时期,北京出现了数百家拍卖公司,上海出现了上千家古玩交易公司,假拍假卖骗取高额手续费害的很多老百姓倾家荡产。舆论界出现了打假乱象、鉴宝乱象、砸宝乱象。文博法制建设滞后,束缚了文博产业发展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动能。
李舒弟老师在他的陶器瓷器形成系列以后,就全部捐展为浙江师范大学建设了陶瓷博物馆。但是,这竟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网上出现了散布浙师大陶瓷馆瓷器“全是假货”的舆论,更有一个笔名“西风”的“北漂青年”写博文指名道姓攻击浙师大展示的陶瓷器都是“假货,假的不能再假”,在国内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捐展建馆无功,反受攻击污蔑。一个有良好口碑,获得学校各种荣誉的老师,一个有深厚的艺术品鉴定能力的专家学者,岂能承受这种侮辱?李舒弟老师毫不犹豫拿起法律武器,打起了中国收藏界第一场“名誉权官司”。
这场官司胜诉,打开了收藏界的潘多拉盒子、一批鬼魅现出原形,也揭开了收藏黑幕的一角,开启了民间收藏家觉醒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义一定不会缺席!
打假攻击之后,两个馆声名远播,国内外参观者在浙江师范大学陶瓷馆写下了数千条签名留言,对浙江师范大学在博物馆建设和展品内容给予高度评价。
李舒弟老师是一位理性的学者。他始终坚持宣传一个重要观点:中国古代艺术品,承载着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5000年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习主席“要让文物活起来”,不仅仅是让文物进入市场交易流动;也是让文物信息展览和文化活动广泛传播,教育和影响人民。他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而斗争,用自己的行动作了“行为艺术”般的解说:中国必须建设新时期的收藏文明。
在中国收藏界的大视野中考察李舒弟老师,他一直在播撒收藏文明的种子。他收藏非洲邮票,在2014年办过专题邮展,让学生们了解非洲。他收藏日本浮世绘版画六十余幅,都是日本十七--十八世纪名家画作。计划办日本浮世绘版画展,宣传一衣带水的日本文化,让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他的收藏中还有极其罕见的古代金、银、铜器,玉器,迄今未见同品的银质大角麋鹿、梅花鹿,还有金包玉佛等极稀见的国宝级珍品。 珍稀的古代钱币系列,最为珍贵的莫过于将近百块历代钞版,他要找或者合作创建博物馆展示这批藏品。他说,收藏艺术品在我们这儿都是暂时保管,最终都属于国家和人民,文物进入博物馆将是文化艺术品的最好归宿。
三十八年来,李舒弟老师一己之力为中国收藏文化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其中任何一项成就都会成为一个收藏家的人生骄傲。人们欣赏他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更钦敬他勇敢的捍卫收藏家的权利和尊严,把一生珍藏回馈国家和人民的人格魅力。李老师说,在党中央弘扬民族文化的的旗帜指引下,中国民藏”曙光初现,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黎明的钟声敲响。

三、李舒弟老师认为:科学鉴定为主、经验鉴定为辅。经验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是中国收藏品鉴定的必由之路。

 藏品真假问题,一直是中国收藏界的矛盾焦点,甚至成了利益团伙打击民间收藏的首恶之源。李老师认为,艺术收藏品鉴定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也必须依靠科学检测取得基础数据作为依据。这就是科学鉴定为主,经验鉴定为辅的基本思想:眼学是鉴定人的经验,对鉴定人还需要能力和品德鉴定。所以,文物鉴定最终“盖棺定论”需要科技手段。
出生于艺术家庭,从事美术专业的一位教师,本来就有对艺术品超常的敏感和直觉。82年开始、38年收藏研究了数千件不同历史年代的陶瓷艺术品,在教学中亲自动手烧制陶瓷器。“西风”之流敢拿陶瓷器隔空打假,那可真是撞到他的枪口上了。
(一)注意细节观察,建立图片档案。他在群里交流时说:我收藏最深的体会是,除了要有各种现场的实物勘察,主要是进博物馆,进美术馆。鉴定就是实物对照,看样品是最重要的。肉眼的视力是有限的,我的相机带了长镜头,四千万像素。你观察的的展品,一定要把细节拍下来。我看瓷器,是从整体到细节甚至转角到口沿儿,关键的不耐磨和破损部位,例如开片细节甚至气泡破裂。瓷器、青铜器底部一般是拍不到的;但是从瓷器的釉面纹饰包浆,青铜的锈面和纹饰沟壑,金银器的锈蚀氧化,器物包浆等,所有一切拍得清清楚楚。四千万像素的相机拍东西,细节的展示真是一览无余。
他积累了一万多张微观细节图片建立了资料档案,微观图示累积的信息早已经都渗透到他的骨子里去了。大家研究铜器和古钱的绣相时,他用艺术家的语言进行描绘:“锈由内向外长出来,就如破土而出的春芽”。笔者前年在自己收藏的青铜”望天吼”口腔里,拍到了一片锈蚀逐渐凝成的“霜花”,曾为这个发现一阵子惊喜,但他怎么会看到了“春芽”?我的相机看到的是平面,他的四千万像素相机看到的是立体,都是有生态感的自然现象的联想,却有这样大的差距。李老师的经验启发我们鉴定必须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这将给我们展示一个怎样的微观世界?
(二)亲自动手实践,坚持系统研究。李舒弟83年给学生开陶艺课程,亲自动手捏塑陶艺制品展示给学生,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泥性”,什么是“生态与可塑性”,如何看细节和观察整体。制作唐三彩壁画如何“沥粉”,如何配釉,什么温度会烧制完美作品。从“黑陶”到“”低温彩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家可以想,国内哪个陶瓷收藏家有他的动手制作的经验和能力?河南省政府委托他到瓷器厂担任唐三彩“礼、乐“大型壁画的监制,那是需要“资格”的,至少要有工艺师的敏感与技术的沉淀。
李舒弟老师十几年坚持的重要项目,就是陶瓷器研究。2009年,他在雅昌艺术网开了博客,后来坚持每天发一件瓷器的研究文章,连续两年发表文章数百篇。积累“粉丝”达二千余人,文章阅读量达一百六十多万人次,成了雅昌收藏栏目的“网红”。重要的一点是,他坚持一件物品拍照后不会超过一天就写出详细笔记,从宏观到微观下的都是真功夫。李老师习惯说”看旧物,要能练到会望气的程度,至少要十几年的历练”。搞瓷器有经验的闭着眼睛用触摸即可辨“新老”,那些三五年的新手不可能懂得真假藏品工艺的“手感差”。一位年轻的藏友很有感慨地说:当年他打的是名誉权官司,如果要打陶瓷器鉴定真伪的官司,他能把那些人的”画皮”给扒了!
(三)探索科学鉴定,开展物化实验。长期以来,李舒弟在教学与收藏相互补偿中集累了很多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他认为尽管自己鉴定为真的艺术品,最终定论也是需要科学仪器检测,给出鉴定数据,否则是缺乏法理证据的。
浙江师范大学物化实验室设备一流,投资上亿,是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之一。远比鉴定机构和博物馆的检测设备要好的多。他和实验室的老师多次对陶瓷器、金银铜器金属进行成分检测,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还和物化研究所负责人探讨把物化检测技术用到文物检测方面来,通过科学仪器设备辅助建立横向课题研究问题。他多方联络把金华市博物馆领导请到浙师大研究所开了一个座谈会,进行了可行性研讨。
两年前李老师曾经请物化实验室负责人进群,给我们讲了古钱币鉴定中的金属成分测试,怎样建设金属成分数据库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最近李舒弟老师和我们鉴定组成员谈到,我们制定鉴定标准和鉴定规范要和高校的实验室项目结合,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李老师认为国内高校实验室设备都是一流,根本不输于国外院校。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支持把大学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利用起来,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横向课题研究,搭建鉴定服务平台。面对社会打开一扇鉴定窗口轻而易举,这将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四、李舒弟半个世纪学习、创作的美术人生,涉猎广泛、追求艺无止境,每一段历程记录的都是成功。

李舒弟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的一生。儿时他用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收藏糖纸、火花、邮票、小人书。父亲喜欢贺友直画的小人书《山乡巨变》也是他收藏的最爱。他在美术创作上大器早成,为了开阔眼界,毅然出国深造,在南非读完硕士课程又回国执教,来了一个跨世纪轮回。这验证了他行事作风,一旦决定,不改初衷。他认可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追求“艺无止境”。
  (一)文物信息的浸染,民族文化深入骨髓,成为他创作灵感之源 。他收藏“”旧物”的习惯由对古文物的好奇,到寻找适合“教学的道具”开启了文物收藏之路。1982年留校组织学生在河南巩县密县采风,换回来的很多瓶瓶罐罐。他把汉、唐的陶瓷器摆在家中案头和书房显眼的位置,常常一看就是半天。他也收到了一些铜镜和铜钱,通过手拿把玩反复揣摩,深切感悟历史旧物中民族文化特有的气韵和历史气息,这些一旦渗入到某种心界,它所形成的”能量场”激活了创作灵感。他说,观察思索是和古人交流,所谓的“文物会说话”就是如此。收藏和艺术专业有相互补偿的妙处。这只有他自己有所感悟。
开封市要建一座纪念解放开封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报纸发广告征求设计方案,30岁的李舒弟决定应征。当时的竞争主要对手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刘开渠先生和他的工作室。李舒弟认为纪念碑方案重在创意而非“名气”,设计要结合现实重现历史。他的设计融入了现代艺术的韵味,半环绕的长墙壁画衬托着厚重狭长的巨碑若英魂高耸入云。最终方案在各方审议投票中拔得头筹。

这是2018年习近平在上海主持9。18烈士公祭后,开封市在这座纪念碑前举行公祭活动。

中国当代大型瓷板画创作,始于李舒弟的大型瓷画汉唐“乐”“舞”。
他的作品“乐、舞”艺术灵感来源于民间唐三彩画风。30多岁的他最欣赏汉唐古韵,他的笔下产生了回望历史的灵动。當河南省政府接受河南美协的推荐,决定制作大型瓷板画“乐。舞”挂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两侧,就是看中了这两幅“乐”和“舞”画作展示的盛世繁华、歌舞升平,感受大汉雄起,盛唐傲世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现在看画,古乐还在耳旁缭绕,观舞,裙裾舞动的轻风如在脸上吹拂。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作家丁玲,提倡过“一本书主义”。他30-35岁艺术事业取得了同行期待的最高成就。但是他1992年毅然”走进非洲”,一去就是二十多个年头。

(二)《南非艺术笔记》,一本浸润了20多年心血的图文日记即将成书,记录了他的非洲见闻与生活艺术。

李舒弟将近二十年每天都写即时性的艺术笔记,笔记中随手拍中或画上几种彩色图形,写上几行心得感悟,朋友说看他的笔记像看市场上菜蔬鲜货。他的笔记主要记录南非开普敦和德班这两个长期生活的城市,还包含游历欧美和世界各国的日记,他的学生说有几十万字和一万多张图片。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一直督促他要把真实的非洲艺术呈现给读者,经过他的学生协助摘要整理,《南非艺术笔记》竟然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巨作”。
这本书在国内发行,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主编喻夏翡说:”2017年,李舒弟先生带领了我和谢岩建立了“大李观世界”的微信公众号,发布“大李”的南非见闻。2019年在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支持下,决定编辑李老师的艺术笔记,展现当代南非多彩的艺术面貌。《南非艺术笔记》一书是李舒弟先生二十多年关于南非的当代艺术、设计、行为、生活和艺术教育的大量作品图像和文字资料,概括了他独特的艺术经历。
李老师南非艺术创作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实属难得一见。我对于美术绘画知识粗浅,不会做专业的评价,但是我看到他很多作品确实触动人的心弦。
一是记录了李舒弟融入非洲社会平民生活,数年中坚持不懈进行了大量的素描写生创作。他在一个市场就画了上千幅素描作品。他画的一个抽烟斗的黑人素描,办展后被南非布鲁芳登大学美术展览馆收藏,获得一张六百元兰特的支票,这是他一生当中第一次被收购的人像作品。

二是为南非的各种工艺美术厂进行产品设计,相当一部分成为优秀的美术作品。他的大量工艺品设计图画,融入了南非文化风格。他兼职工艺美术厂的职业设计师,很多工艺美术作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钢笔画“鹰”。那只鹰目光如炬,感觉每一根羽毛都像铁艺制作般柔韧坚挺,内蕴勃发的野性与凛然之正气,象征着一种不甘屈服的精神!由此我很难想象李老师在异国他乡的二十多年间,究竟遭遇过什么样的磨砺。

三是 他2000年在南非“读研”期间一改写实画风,从“具象”走入“抽象”的思维蜕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李老师说了一件有趣的,咱们都不好理解的事情。那是李舒弟考研之前1999年,他的绘画作品展在一个画廊里举办。画廊不太大,里面百多人就挤得满满的,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有一位南非教授说,从来没有一个亚洲年轻人的画展这样受欢迎。这次画展之后李舒弟老师去报考南非那塔尔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人家说,你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画家,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创作风格。我们学院可以教你什么呢?
李老师表达的是我现在反复品味也不大理解的一段话。就是他要从具象艺术创作,转而研究抽象艺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进入全面的探索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摧垮了人们的精神意志,艺术家们用非具象的图像来诉求心灵上的困惑,用反传统、反理性的手法来打破写实的垄断地位。“抽象”意味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舍弃事物“表象的因素”而抽取“本质的因素”。在美术领域的抽象就是与具象相反的概念,画面辨认不出具体的形象,只用符号、色彩、线条来代替画面的形象,这种纯抽象的画面意在打破对自然的模仿,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毕加索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把形体进行分割与重组,把形体破坏得面目全非,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图式。从他画牛的抽象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从第一幅写实的牛到第四幅开始变为立体分割的牛图式,到最后一幅牛只剩下外轮廓的线条,以此来说,从具象到抽离的简化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
李舒弟老师就想研究为什么艺术家们都热衷于抽象绘画的探索,追求艺术的直接性和抽象化,把绘画当作实验的手段,从形式、色彩、造型上要求标新立异。他认为从模仿客观自然到主观表现,逐渐把精神性的、感情的符号当作绘画的主体,也是新的绘画领域和视觉的革命。我能不能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有所创新?!
李舒弟南非纳塔尔大学的“读研”经历,是他认识了抽象画派的创作艺术的本质,理清了一个概念,既抽象是画家的“技术的问题而非艺术问题”。作为人类的本能反应,对于外部世界直观描写,其中之一的表述方式就是“绘画”,作为文字产生的前提,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早已存在,仅仅是作者本人的思维渡向和习惯性手法问题。追溯源头,西方绘画的裂变始于“塞尚”( 法国画家1839年-1906年),他把物体归结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把复杂的形体用几何形来代替,注重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形成有秩序、和谐稳定的画面。从塞尚作品《圣维克多山》、《静物》序列性作品中就能看出,强调对结构的研究,在写生中反复推敲,认真思考,组织画面的色调和结构的协调关系。因此,塞尚的绘画理论对现代绘画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把绘画艺术中分离出的“设计性元素”,影响了工业革命,也为最早的德国“包豪斯艺术设计学院”打下基础。當他深刻理解了抽象画派的基本理论和创作和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就大胆的开始了抽象艺术画的创作。一年半以后。李舒弟老师回顾了特殊的毕业典礼:“2001年南非纳塔尔大学研究生年度“毕业作品展”,我和来自“中央美院”的一位同学占据了整个展厅,各据一半面积,而其他同学只能在自己的小画室展出作品,这是难得的殊荣。那个老是默默的站在你背后观察你的教授(King),满意的看我们布置展览。和 (King) 第一个学期的交流中有一句话记得最清楚,“You jump and jump, or jump wrong.你跳来跳去,还是跳错了”。而学习结束后,最后的交流还是一句话,他笑着告诉我,“go on 继续”! 就是你已经入门了,继续向前走!

那么,我们怎样评价李舒弟老师的艺术成就呢。他说“没什么成就,就是一个过程一种经历。我出走非洲基本脱离了国内所有与名誉地位有关的竞争。通过此文梳理,这才打开他尘封的记忆,乐舞画作制成了唐三彩壁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南非读研之“素描人像”就被收购进了大学的艺术馆。唯独在研究生期间完成了具象到抽象的蜕变,他认为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一段美好时光。研究生期间是他创作作品最丰富的时期,数十件画作被南非、德国人画廊和私人收藏。他的作品追求灵性直觉,绝不敷衍。面对很多求画的人总是说“本人太懒,画作不多”,所以想得到李舒弟先生的画是不容易的。
李舒弟老师的艺术和收藏人生,广泛涉猎各种与美相关的门类,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我问他,难道您就没有感到您个人的艺术成就是什么吗?他说,“我的成就就是不断探索新的有趣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随性而为的自在自觉,艺无止境,总在路上。
于是,笔者想,这就是佛家说的“大彻大悟”吧!

《南非艺术笔记》重要的文化贡献,向国人传达了南非政治、历史、信仰、民俗,以及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改变了当今国人对南非艺术几无所知的状态或刻板单一的认识。
南非艺术笔记还有李舒弟老师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沉思。南非艺术家中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画家绘画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情进行艺术表达,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中国美术专业学生对艺术的敏锐和感知力反而薄弱。这一点中国应试的美术教育、美术教学应该思考。
李老师的艺术人生和收藏人生就这样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告诉我和我们大家: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五、中国收藏艺术品金融化关系国家繁荣兴旺,国家治理才能结束各种乱局。他看到了乱象,也看到一片光明。

中国收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文人雅士、富家豪门、官商巨贾乃至皇家多以文物收藏传家。古玩行成为古代社会七十二行的一个重要行當,甚至古玩古董都是当铺、钱庄可以借贷的抵押物。比较起来可以说民国之前收藏艺术品金融业倒比今天繁荣。新中国建立后,国家设立了一些国营文物商店回收民间文物;民间的交易和交流活动基本沉寂了。
改革开放以后,收藏热兴起,中国收藏界却出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社会乱象!作为中国文人雅士一派传流下来,为美术发展最早开始收藏的先行者,又有国外经历,熟悉欧美文博产业的李舒弟老师百思不解:博物馆事业是国家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当然的历史文物大国,但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竟然不如欧美一些中等国家。不仅是我捐展的博物馆被打假,还有若干大学的收藏家捐展建设博物馆被打假,我们国家的收藏界这是怎么了?
李舒弟老师结束了那个西风的官司,他深深的知道那个官司只不过是一阵“龙卷风”,掀开了收藏黑幕的一角,看到了光亮。改变中国收藏界积重难返的状况,我国必须改革国家治理才能治本。六年多他和一批收藏家朋友深入交流中国收藏阶层和民间收藏状况,试图找到社会原因探讨解决方法。
(一)亲身体验、联手收藏家开展收藏界的基本状况调查。
李舒弟老师这个博物馆事业的先行者,竟然和中国著名的大童话家“约克”也是大收藏家朱奎老师、北京古玩界著名的草根名人“画儿韩”成了莫逆之交,同时还结交了天南海北的一批文化艺术界收藏行业的朋友。我想了半天才明白,这些老收藏家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他们都是靠真本领取得了事业成功,本能的反感社会上的伪专家横行,不法分子的投机钻营。
李舒弟老师回国以后,经常用国外收藏界的情况和中国收藏界对比分析社会原因。同时先后加入了200多个微信群,对民间收藏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看到了民间庞大的文物资源被打假、严重低估、闲置、大量走私国外,十分心痛。他认为文博行业外行监管,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不适应;法制建设滞后,民间收藏家被束缚了手脚;文博产业失去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二)通过利益关系来分析研究中国收藏阶层问题。
李老师在微信群的交流中谈到了这样集中现象:第一、中国收藏界有很多背后操控的资本派系。90年代收藏热兴起。中国收藏界开始产生了收藏社会阶层。最早占据收藏市场主导地位的是东南亚、港澳台、欧美的古玩行业的从业者。改革开放,他们没用坚船利炮就打开了中国收藏市场的大门。北京古玩城就是他们收藏交易活动的第一个大本营。后续也有一些“权力资本”进入上层。在中央反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洗钱黑幕。这些金融资本的力量,仍然不可低估。第二、中国比较杂乱的是旧货经营市场体系。潘家园旧货市场建立,催生了文玩收藏行业,旧货市场辐射到全国城乡。最早收货卖货,城里人下乡淘货走街串巷,新时代“上山下乡”的一部分人,成了古玩行的主力,这是古玩街、古玩城的主要经营者。此后的拍卖公司林立、鉴定诈骗公司群起。中国收藏队伍,真正研究收藏的人不多,号称收藏队伍八千万,大多数是一大批在这个市场淘金的人。第三、主导市场的力量是利益帮伙,他们的手段是鉴定话语权。现在我们称之为确真。在收藏不知为何物的初期,大量的仿品和大量的出土文物同时走进了市场。真假难辨,催生了鉴定行业的兴起。为了把持鉴定话语权,一批文博业内的研究会成员,挂牌专家出山了,鉴定收费,无据打假,彻底的搞乱了中国的收藏市场。例如王某某组织建立的中华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就被民政部取缔,这个组织的委员们,都是收藏研究各个组织的会长以及名人大咖。这是一个门徒拜山,拉帮结伙的利益关系体系。第四、中国收藏界最弱小的反而是最大群体就是民间收藏者。他们被这个兵不血刃的鉴定体系像韭菜一样被人割了一茬,甚至几茬。养活了这帮骗子(利益集团)。最苦的反而是一大批退休的干部职工,学者教师一批以及有历史文化知识的新中国同龄人,他们是把收藏当做业余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人成为民间收藏文化研究的主流队伍,整天泡在资料堆里,买了很多藏品出不了手,成了抱着金饭碗要饭的一群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家治理的一系列思想。提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收藏界是一块封建保守势力影响、利益阶层操控的角落。党中央必然会下狠手治理,阳光必然照亮大地。

六、李舒弟老师说:中国民间“收藏研究者”是收藏研究的主力,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脊梁。让文物活起来,必须让民间收藏家站起来!


李舒弟老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了收藏家成功的三个基本条件:有闲,有眼、有钱。他说:收藏是小众行为,有闲情逸致的人不以经济为目的的收藏才是健康心态。修养与金钱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纵览这三十年来的收藏乱像,以赚钱为目的收藏倒像是搞了一场运动。我进入的二百多个收藏微信群,很多群我是从饶有兴趣到索然乏味。谈审美、谈历史的人少之又少,整天就是“真假”问题。收藏本身是一个文化行为,需要通过文化的浸染进而大众化,但是真正做学问去钻研的又有多少呢?!
在东方古钱发现研究网发现了民间收藏家的精神。我们这个网站建设了三年。他深入到我们微信群里以后,他发现这个群里有五十多位六十岁以上的民间收藏家。七十岁以上的就有15位。其中刚过了80大寿的贾福玲大姐自费出版了五本古泉书谱,正在增补四百多枚发现的宋钱新品,编辑新版《宋钱藏珍》;82虚岁,收藏古钱30多年的朱义豪老师还在我们的群里和大家谈论以往,交流经验,积极参与编辑古钱大典。年近八旬两次中风的裴元博老师坐在轮椅上还在研究辽国文物文化。一个月发表契丹文题跋《图说契丹社会生活组画》译释考二十篇。心脏下了支架的北泉轩杨光老师出了中国古代钱币研考集。负责主编我们的“古泉大典”在各个微信群里发现和积累钱币图片。过了七十周岁的北国盈泉老师已经潜心四年专心研究历代皇家祭祀大花钱。早就过了古稀之年的陈震生老师收藏广博,从不在意别人的冷眼,他提出了古钱鉴定“同宗互证”的理论观点,为广大泉友所接受,成了大家经常使用的经典语言。
李舒弟老师钞版中有一块金文模板。先请薛养和老师译解,又有谢子展老师补充,这块模板记录了西周某侯伯抗击匈奴的记功事典,证实是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物。李翔--自号西夏泉女,翻译解释了一块西夏碑版,李舒弟老师看到也很惊叹。西夏这种死文字古怪艰深,研究后继无人。李翔退休后四年如一日潜心翻译西夏文,研究西夏史翻译钱币六十多枚,填补了西夏古钱研究的空白。
李老师深深感到,中国民间收藏家藏龙卧虎,这些人才有待于政府部门的使用和发现。他最感叹的一件事是。两月前,群里来了个“古中石”,稍动手脚就设计出一个“馆标”弄了三个横幅,改变了网站的面貌。就在这一个月。古泉园丁拉出了《中国古代钱币》纲目,群里的收藏家们十多天就贡献了15篇研究文章。这位谷曙光老师,竟然很快完成美术设计编辑。李老师看到了这个网站人才组合的力量。他认为在收藏界的浑水里走出来的收藏家们已经成熟了如果有关部门给与支持,他们将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历史重担。他爽快的接受了《中国古代钱币》网络电子版杂志约稿,连续半个月接受了刊物主编访谈。愿意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诠释中国文物收藏的真谛,和这些中国民间收藏家一起去迎接中国收藏艺术品金融发展的春天。
他还有一个深深的感触,要让中国的文物活起来。必须让中国当代经历苦难磨砺的收藏家们站起来、活跃起来。他理解这批收藏家要建设中国最大、最系列的古代钱币博物馆。但是这个网站在一个年轻人的理解帮助下整整做了三年。他和他的学生讲了这群人和这个网站的故事,他的学生爽快的说,我们会帮助他们、让他们的网站站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面。
结束乱局,就是各个收藏品门类都要有鉴定标准和鉴定规范。在今年的疫情发生后,他清晰地的看到,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国际形势异常严峻,经济发展将立足国内内循环,文博产业作为绿色GDP,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释放文博资源,加快文博产业发展,是国家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确真,才是收藏艺术品金融发展的关键环节。
他积极参与这个研究会制定古钱币鉴定标准。系统的给这个群160多人讲解陶器、瓷器的鉴定经验。李老师毫无保留的、像给他的学生们授课、系统的毫无保留的讲解开片、釉面、气泡、口沿、底部、氧化、手感。就是本稿完成的昨天下午讲了三个小时,晚上又开讲直到22点。群里的老师们感慨地说,旧社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猫是不教老虎上树的。鉴定更加如此,很多人一个比一个会摆谱卖关子。这些瓷器我们刻苦专研三年,不如李老师讲这半天。
忘记说了,李老师知道我们要开发古钱金属成分检测,他决定联系有关学校大学金属实验室提供指导。我分明看到,李舒弟老师像下乡扶贫干部,正在开展扶贫攻坚。

习主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讲话,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让他感到中国收藏界春天的来临。李舒弟老师言谈中更加关注的是中国收藏艺术品金融化怎样可形成巨大的经济增长动能;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做出贡献。想的更多的是发展文博产业、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多作贡献。
各位老师。李舒弟老师是收藏家还是艺术家呢?我看不要分的那么清了,他就是一个收藏艺术家!收藏帮助了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他是确定无疑的瓷器、青铜器鉴定家,当然的历史学家;他是艺术家、还是大画家,也应该是美术艺术理论家。他走过的世界博物馆极多,不光捐展还自己动手设计了两个博物馆,是不是博物馆学专家?
我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有研究,吵吵嚷嚷的和大家辩论,写完了这个稿子。我想还是好好向李老师学学吧。

作者简介:王永洲(古泉园丁) 原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党委宣传部长,工会主席,中央石油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课题组执笔。古钱币收藏家,在新浪网开古钱专业研究博客。自命东方古钱发现研究网古钱研究学会会长、确实是新浪网收藏频道古泉藏家专栏主笔、“中国古代钱币杂志”(网络版)总编。曾任十年大庆油田、大庆市集邮协会副会长、中国石油集邮协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常务理事。




藏友答疑       每天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8: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COPYRIGHT©2005–2016 東方古錢發現研究網 版权所有 黑ICP备19002770号-1
鉴定及客服:東方古錢發現研究網
官方微信公众号(收拍,答疑):